聚焦课题精论证 赋能教育共成长 ——山东省实验小学召开省级教育教学课题论证会

编辑:科研处 发布时间: 2025-04-27 16:54


聚焦课题精论证   赋能教育共成长

——山东省实验小学召开省级教育教学课题论证会

课题聚力启新程,协同创新育未来。为深化课题研究体系建设,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山东省实验小学于近日召开了山东省教育教学课题论证会。会议特别邀请山东省教科院综合部主任王福建、省教科院高中政治教研员刘丹、省教科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尹学慧、省教科院综合部研究员王欣玉、历下区教体局教科研部主任谢群等专家领导进行课题开题和结题指导。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此次论证会。

会议由学校科研处主任鲁春红主持。鲁主任介绍了与会专家并宣读本次课题论证会会议流程,随后介绍了此次参加论证会的五个课题的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副校长郑国栋代表学校致欢迎词。

 阐述课题报告

在此次会议中,课题主持人分别向专家详细陈述课题开题和结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从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课题研究的现状、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研究框架与方法、组织分工以及预期成果等几方面对课题做了详细的阐述。结题报告除了以上几点外,还重点阐述了研究发现与结论,以及形成的相关研究成果。

郑国栋副校长主持的《基于协同理论构建小学近视防控治理体系的实践研究》课题以实现学生近视的科学防控为目标,形成完整的“校-医-家-社”近视防控治理体系,提升专业指导和矫正质量,对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张明刚副校长主持的《全环境育人理念下的小学适应教育有效策略研究》通过探索小学入学适应教育的创新模式,逐步形成入学适应阶段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有效帮助儿童顺利由幼儿园过渡至小学,促进科学衔接教育生态的形成。

王梦君副校长主持的《北斗精神引领下小学生科技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将新时代北斗精神融入小学科技创新教育,通过创设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普活动与课程,鼓励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素养,为科技兴国贡献人才。

教学处王莹主任主持的《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聚焦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围绕“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五个方面内容,开发主题特色课程资源,打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优秀教学设计,为中小学思政课程资源建设提供实证研究案例和参考。

综合处李晓恬主任主持的黄河流域专项课题《依托校内文学艺术馆开发沿黄河特色地域文化育人价值的实践研究》以黄河沙艺馆、茶艺馆等特色场馆为载体,构建"体验-反思-表达"育人模式,开发融入黄河文化的项目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认同和综合素养,形成可推广的城乡协作教育范式。该成果为传承黄河文化、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教育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样本。


专家指导

在项目汇报结束后,参会的专家们对项目及课题进行了评估。一致认可了这些研究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并对研究团队先期所做的工作和筹备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们详尽地分析了研究中的创新点及计划,并对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的建议。此外,他们就课题的共性与差异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并在内容的精确性、规范性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对于研究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问题,专家们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精准的指导,并给出了宝贵的优化建议。他们期望课题组能通过实际研究,持续积累理论与实践的成果,进一步提升研究的深度与价值,增强其推广的潜力。


本次课题论证会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通过此次会议,课题组的教师们对研究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为后续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在教科研专家团队的悉心指导下,教师们将依托课题研究,探索教育教学新的增长点,实现科研与教育的协同进步,推动学校教育科研水平迈向新高度。

最新导读

扫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