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高端论坛参会有感(一)

编辑:教学处 发布时间: 2013-12-09 15:24


 

《论语》打造精神特区  和谐创建幸福校园

 

               

  一所地处偏远的农村中学,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却创造了闻名中国教育界的“岔河现象”,成为了大家争相参观学习的典型,是什么人用什么样的理念塑造了这样一所名校?11月29日,带着心中的疑惑,鲁春红主任带领我校老师李凤舞、侯金花、李晓恬、王媛媛认真聆听了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岔河中学张斌利校长题为《读<论语>打造精神特区》的报告。

                           

  张校长的报告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语言犀利而不失风趣。他首先指出,中国教育缺的不是精力,而是精神。去哪里寻找精神?他选择了儒家经典《论语》。从2007年起,体育专业出身的张校长受一次报告的启发,开始研读《论语》,起初的困难可想而知,但他并没有退缩,不懈的坚持让他终有所获,并逐步将《论语》精神融入学校管理,与制度管理相比,他更看重文化管理,并据此创建了“五不”校园,即不为分数教,不考核教师,不设班主任,不检查教案,不检查作业,从而赢得老师的认可和尊重,使“仁、义、礼、智、信”的校训深入人心,进而打造了幸福的“八无”校园,即学校后勤无老师,下课楼道无声响,校园墙壁无脚印,实验台上无涂鸦,课间跑步无队形,考试无教师监场,超市无师生看管,洗碗池里无米粒,这也就是为人们所称道的“岔河现象”。

  张校长的报告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今天的校风就是明天的民风”,最让人钦佩的是校园中悬挂在最显眼处的照片不是学习最出色的,而是品德最优秀的;最让人赞叹的是全校老师亲自动手将一部一万多字的论语烙在木简上,成为学校墙壁上最美的风景线;最让人动容的是张校长为即将毕业的孩子们写下的话,洋洋洒洒上千言,满含深情的朗读让在座的每一个人为之动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应该只盯着学生的分数,而应当尊重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为学生创造自由表达的学习氛围,最终完成对灵魂的塑造。

  这次报告开拓了与会老师的思路,大家纷纷表示要加强理论学习,创新教育思路,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撰稿:教学    李晓恬)

                                              

最新导读

扫二维码
返回顶部